当前位置: 首页 ·展馆概况 ·重点展品
  • 柯巴树脂

    产地:加勒比海 年代:几十万年前 编号:0100000010

    柯巴树脂

    产地:加勒比海 年代:几十万年前 编号:0100000010
    柯巴树脂也称柯巴脂(copal)与琥珀一样由天然树脂形成 ,是某些树木的边材和内层树皮的分泌物,指聚合过程中间阶段的亚化石树脂,其硬度在一般树脂和琥珀中间,呈琥珀色的坚硬且透明的物质,多数柯巴树脂来自热带树木,块状柯巴树脂也存在于地下,由多数源于几十万至一百万年前的树脂沉积而成,上世纪多用来制造高级的清漆(varnish)和香料,但这些的用途在某种程度上已被合成产物所取代。产生柯巴树脂的树木多生长在东部非洲的热带地区、中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印度。由于生成年份不足,石化程度不够,其宝石学指标与琥珀差异较大,故不能被称作琥珀。
  • 宗教厅(佛教)琥珀画

    产地:中国 年代: 编号:综合

    宗教厅(佛教)琥珀画

    产地:中国 年代: 编号:综合

    本厅壁画以清代画家丁观鹏所作的《极乐世界图》为蓝本创作而成,正面选用妙华宫殿、众宝楼阁和一些浮在虚空中的景物:如虚空宝阁、尊胜宝幢、多层佛塔、空中经行思道的行者、飞空而至的他方菩萨等等图案,其间点缀七重行树,众宝楼阁前的莲池,大如车轮的莲花,宝塔四周是围绕经行的声闻弟子,画面表现出美妙绝伦的极乐世界的幻境。


    展厅侧面壁画是将《极乐世界图》中莲池海会的场景一分为二,描绘着七重栏楯、七重罗网、光现花幢、光现宝幢和分十四支出水的摩尼宝珠,宝珠的光中幻化出化鸟


    所有这些画面(含其他人文展厅)均由画师按照创作设计稿先在拼接好的木板上作画、上色,后将木板固定在墙上,再经由匠人按画面颜色挑选合适颜色的琥珀及其他宝石,一颗颗手工粘接在画面上,要求颜色、颗粒尺寸与画作一致,极其耗费心力。


    本厅五幅画作为该区域琥珀壁画的重点工程,共耗时三个月才完工。其余展厅也耗时四个月才最终完成。

  • 血珀佛珠

    产地:俄罗斯 年代: 编号:0400100022

    血珀佛珠

    产地:俄罗斯 年代: 编号:0400100022

    此件展品为波罗的海血珀制成,色彩浓艳凝重,108颗意味人世间有108种烦恼,捻动佛珠可平和心气,祛除烦恼。此件展品的血红颜色可以让你时刻笼罩在幸福和宁静的气氛中,中医认为针对血液方面需要改善的人士使用血珀,会有出其不意改善效果,成色好的血珀,晶体通透,触感温润细致,颜色深浅适中,是您佩戴、馈赠、收藏之佳品,更可护佑着自己与家人平安吉祥、健康幸福。佛珠中也有十八粒、二十一粒、五十四粒的制式,多为手串或提珠。

  • 伊斯兰教捻珠(太斯比哈)

    产地:波兰 年代: 编号:0401400027

    伊斯兰教捻珠(太斯比哈)

    产地:波兰 年代: 编号:0401400027

    在伊斯兰教中,信徒认为“真主穆罕默德”有33种高尚的德行,信徒在修行中捻动捻珠,以三圈为一组进行,所以有些捻珠为99粒。此件展品精选33颗大颗波兰天然无优化白花蜜腊圆珠串制而成,珠子平均直径30毫米,总重量达670克。每一颗珠子都饱满圆润,肌理细腻,触手温润,再配以智慧圆满的中东款式头塔,正法吉祥的流苏,如此巨大的收藏级捻珠,价值不菲实属罕见,前面小柜子中的小型捻珠,为日常使用的标准尺寸的捻珠。

  • 天主教皇若望•保禄二世全身像

    产地:波兰 年代:二十世纪后期 编号:0301400365

    天主教皇若望•保禄二世全身像

    产地:波兰 年代:二十世纪后期 编号:0301400365

    保禄二世为罗马天主教第二百六十四级教宗,生于波兰,曾住在克拉科夫总主教,1978年成为波兰籍天主教宗,卒于2005年3月。本座雕像源自波兰工匠之手也源自虔诚之心。透空的带有圣像十字架的权杖及伸出的手掌,是其点睛之笔,此件展品是属近代制作,但由于波兰为全球琥珀主要产地、加工地,同时人物的国籍原因,所以此件展品具有了特殊的纪念意义。

  • 琥珀医药古籍

    产地:中国 年代: 编号:综合

    琥珀医药古籍

    产地:中国 年代: 编号:综合

    自古中国人就喜爱松香味,视琥珀和龙涎香为珍贵的香料。唐代《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所拥有的琥珀枕,可以在安睡时摄取芳香,有助于睡眠。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远出行医,必备琥珀用于研制琥珀粉,其认为琥珀可散瘀止血、镇惊安神,可治惊悸失眠,“此乃神药琥珀之功也”。明代的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三十七寓木类中,也详细描写了琥珀的药用特性:琥珀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镇心明目、止血生肌。唐代本草学家日华子在《日华子本草》中指出琥珀的药用价值:“壮心,明目磨翳,止心痛、癫邪,破结癥。”


    本展区收藏的四套明清二代医药典籍,分别为《本草从新》(清)、《本草原始》(明)、《圆柱本草纲目求真》(不详)、《校正万病回春》(明),也均时琥珀的医药作用进行了详尽的记载,佑证了我国医学界很早就将琥珀加以利用的史实。这些医典也是本展区的重点展品。

  • 琥珀朝珠

    产地:中国 年代:清代 编号:0400300368

    琥珀朝珠

    产地:中国 年代:清代 编号:0400300368

    此件朝珠由108颗抚顺琥珀珠子贯穿而成,着朝服时垂挂于胸前。每盘朝珠有四个大珠,垂在胸前的叫“佛头”,在背后还有一个下垂的“背云”,在朝珠两侧,有三串小珠,左二右一,各10粒,名为“记捻”。


    朝珠作为清代官员的必备之物,材质不同,体现官阶的高低,每年皇帝在北京地坛祭地大典时必须佩戴琥珀朝珠,以示对大地之母的敬意。


    此件展品由于材质稀有,年代久远,保存完整等原因,属于本馆重要藏品之一。

  • 中世纪烟嘴套装

    产地:欧洲 年代: 编号:综合

    中世纪烟嘴套装

    产地:欧洲 年代: 编号:综合

    本组展品由三件烟具组成,成于十五世纪中叶,琥珀部分的颜色历经数百年沧桑巨变已变得异常美丽,此组展品属于实用器物,保存如此完美,实属不易。

  • 水胆琥珀

    产地:波罗的海 年代: 编号:综合

    水胆琥珀

    产地:波罗的海 年代: 编号:综合

    水胆珀指的是琥珀内部气泡中含有当时凝结时的水滴或露珠。水胆珀在琥珀中相当罕见稀有,其形成的概率比虫珀还稀少。水胆珀中保存的水珠乃是千万年前上天洒下的甘露,机缘巧合下被树脂包裹住,沉睡了千万年后与我们相见。水胆珀是一种非常灵动的琥珀标本,有着很高的科研价值,这些价值包括水文、大气、土壤、气候等学科。部分水胆珀中的水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失及细的裂痕造成,使得这亿万年的一滴水珠显得更加的弥足珍贵,且国人以水为财,拥有水胆珀会是商人的幸事。

  • 琥珀之路纪念银币

    产地:纽埃岛 年代: 编号:综合

    琥珀之路纪念银币

    产地:纽埃岛 年代: 编号:综合

    琥珀之路(Amber Route)是一条古代运输琥珀的贸易道路,这条水路和陆路结合而成的通商道路,从欧洲北部的北海和波罗的海通往欧洲南部的地中海,连结了欧洲的多个重要城市,维持了多个世纪。


    琥珀之路对于欧洲人的意义并不亚于丝绸之路之于中国人,由于琥珀之路的开通,促使欧洲大陆从北向南得以贯通,此后更向东发展连接了亚洲的波斯、印度和中国,增进了欧洲和亚洲的商贸往来。


    为纪念琥珀之路在古代贸易、文化融合、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纽埃岛特发行“琥珀之路”纪念银币系列,共8枚每枚重一盎司,主题分别为“琥珀之路”的沿线城市。该币为纽埃岛法定货币,由波兰造币厂铸造,分别发行于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这套纪念币的正面采用相同的图案:

    中央为一辆运货马车图案,这也是古罗马人将琥珀从波罗的海运送到意大利的主要交通工具。马车左上方为古罗马战士头像,左侧为伊丽莎白女王肖像。银币的背景为一幅带有波罗的海海岸线的地图。币的上部边缘为“AMBER ROUTE”(琥珀之路)字样,下方分别刊国名、年号、面额以及各国标志物,每枚硬币均嵌有一颗波罗的海琥珀宝石。

  • 小型恐龙羽毛

    产地:缅甸 年代:约1亿年前 编号:0200800153

    小型恐龙羽毛

    产地:缅甸 年代:约1亿年前 编号:0200800153

    此件展品中的羽毛呈树林状,属于形态复杂的鸟羽毛。该羽毛形态优美,清晰通透,经过生物专家及中科院权威认证为“小型恐龙”的尾羽,形成年代距今约一亿年前,是虫珀收藏界人士梦寐以求的珍宝,琥珀产地为缅甸,属于本馆厅最为主要的展品之一。

  • 琥珀泰坦尼克号复制品

    产地:波兰 年代:20世纪 编号:0400300708

    琥珀泰坦尼克号复制品

    产地:波兰 年代:20世纪 编号:0400300708

    此件展品以小块切割琥珀作为材料,以原尺寸等比缩小后手工粘接而成,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泰坦尼克号仿制品,其长为82厘米,高41厘米,总重量达8公斤,制作周期为六个月,属于难得的琥珀工艺精品,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该展品完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 耳烛

    产地:缅甸 年代: 编号:综合

    耳烛

    产地:缅甸 年代: 编号:综合

    耳烛是一种流行于缅甸及周边地区的装饰物,与现代的耳环、耳钳的装饰作用相同。古代的缅甸妇女把大块的缅甸琥珀打磨成蜡烛形状后,穿在耳洞之内的风俗,并认为琥珀耳烛可以带给人好运。这个风俗随着英国统治者的离开、琥珀矿口的封闭而逐渐被人淡忘。此组展品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表面已出现缩水、风化现象,但依然可以看到缅甸琥珀的迷人的色彩。

  • 原始加工机具

    产地:缅甸 年代: 编号:0000800359

    原始加工机具

    产地:缅甸 年代: 编号:0000800359

    人类生产历史上从手工工具进化到简单人力机械方式是生产力的大进步,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这台脚踏式宝石加工机具己有上百年历史,至今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仍在使用,用来加工玉石、琥珀等宝石。


    当时工人用脚踩动踏板,带动圆木轴顺、逆时针方向交替转动,以木轴带动坚硬的石盘,石针对琥珀进行切、磨及打孔的作业,后期以铁制轴头替换掉原有的石制部件后继续使用。

  • 技艺展区

    产地:综合 年代: 编号:详见展品说明牌

    技艺展区

    产地:综合 年代: 编号:详见展品说明牌

    这户展区重点展示雕琢技艺,琥珀雕刻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方面得到了文化管理部门的重视,在第一个展示柜展出的就是目前琥珀行业常用的几个种常用技法,他们包括:

    圆雕,即立体雕刻,观赏着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欣赏;

    阴雕,即用特殊工具从背部进行雕刻的技法,利用光线折射在正面呈现立体奇特效果;

    巧雕,即巧妙利用皮色进行颜色差异的体现;

    镂空雕,即在宝石上进行镂空雕刻,以琥珀较为低的摩尔硬度,对工艺技法要求较高,实属不易;

    浮雕,即一般挂件等小型雕刻件均以浮雕手法为主,在小型琥珀上表现,人物、花朵、线条等图案文样;

    微雕,即在很小范围内用极细小工具将图案文字进行展现,本件展品在二平方厘米的体块上呈现的《大悲咒》共计415个汉字全部纯手工雕琢,此技法需技师拥有高超的技艺和能力,以及超人的耐心和定力才可完成,目前拥有此技艺才艺的人才已不多见。

    在旁边的展柜中还有器皿雕刻、链雕、表面雾砂等工艺和技法的展示。